2021中國氣體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高峰論壇分享

11月2日,由國際氣體制造商協會和北京艾亞特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氣體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高峰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論壇以“創新驅動、數據賦能,推動氣體行業數字化轉型”為主題,圍繞全球及我國領先氣體公司數字化運營的先進經驗、氣體一體化安全管理、氣體行業的投資及并購熱點等主題邀請了多位嘉賓發言。上海遨問創業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周敏博士受邀出席,分享了對氣體行業數字化的一些見解。

周敏博士在活動現場
01 氣體行業迫切需要數字化
自2013年提出以來,工業4.0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氣體行業也積極參其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氣體行業比其他行業更迫切需求,更有動力數字化:

首先,氣體行業保障安全生產安全使用是底線,而氣體行業的資產分散在各個終端用戶,而且不斷流通。流通和分散的資產沒有技術手段很難做到全覆蓋,實時覆蓋,管理不到位不及時就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通過物聯網技術對氣體的產,運,用,收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地進行追溯和信息化管理能夠更好地保障安全。
其次,信息化和數字化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氣體行業的基礎資產是大量的容器,像氣瓶,液化氣罐,儲液罐等。氣體行業的生產過程就是反復對這些容器進行沖裝。容器數量極大,操作頻率極高,沒有一套高效的信息化手段管理整個生產和運輸流程則非常容造成資產丟失或生產數據缺失。
最后,氣體行業的客戶現在越來越多地通過數字化手段來管理他們的資產,氣體企業作為供應商也越來越多地被高端客戶要求提供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和接口,便于客戶通過掃描等便捷的方式自動獲取氣體資產的生產信息,產品信息,流通信息等。
02. “雷聲大,雨點小”
上述的三點重要機遇在時代的風口為氣體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注入新鮮的血液。但氣體行業數字化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蠻大的挑戰,存在著“雷聲大,雨點小”的現狀。

首先是氣體行業是受高度監管的行業,而全世界任何監管,無論中國還是其他國家,總是滯后于技術發展的,因為技術的認證,規則的改變需要時間和強有力的,有意愿改變的監管者。同時在中國還有地域監管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平臺,造成難以形成統一標準。在數字技術高歌猛進、飛速發展的同時,氣體行業的監管手段呈現出滯后技術前沿的現象。
再者,氣體行業的資產分散于用戶,從生產,到運輸,到使用,到回收的鏈條很長,做好數字化,信息化的挑戰很大,不容易做好。
最后,當前氣體行業中很多中小企業,單筆訂單體量較小,對于做信息化技術的公司來說,客戶分散,體量不大,各地監管需求還不同,產品的銷售成本高昂,定制化要求高,不容易形成規模銷售,所以做的企業不多。

周敏博士與香港愿景大道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屈秀廷參加圓桌會議
03 數字化是有價值的“配角”
無論挑戰多大,氣體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風口已然來臨,今天的會議圍繞數字化主題也是緊扣行業發展大趨勢。遨問創投多年前已經投資一家物聯網公司炘璞電子在氣瓶的智能追溯和管理方面做了多年耕耘。最近炘璞電子和天津安易達通過物聯網技術在LPG復合氣瓶上的應用建立起氣瓶智能管理系統,對復合氣瓶做四重維度的管理。

氣體行業數字化雖然來得緩慢,但正如菲尼克斯中國區總裁,《數商》作者顧建黨先生說過“把小事做好,把細節做好,做有價值的配角”。不管什么行業的數字化,數字化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配角,其使命是提升主業。而好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是以最佳的技術手段把小事做好,把細節做好,讓所有該有的數據都有,把所有該管的都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