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DTechEx的一份最新報告,燃料電池車的最大挑戰是氫燃料的可用性和加氫基礎設施。
報告指出,盡管日本、韓國、德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中國都在支持解決這一問題的舉措,但至少在過去10年里,氫燃料補充基礎設施的缺乏一直阻礙著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
據IDTechEx稱,用于交通運輸的氫燃料主要是由天然氣的蒸汽甲烷轉化產生的灰色氫,與現代內燃機相比,這種燃料只能減少“非常有限”的二氧化碳排放。
最近有幾項關于資助生產低碳藍色和綠色氫氣的聲明。今年9月,歐盟批準了52億美元的綠色氫氣項目公共資金,而美國宣布了一項7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以建立至多10個區域性氫氣樞紐。
然而,在現階段,無論是生產廉價綠色氫氣所需的廉價可再生能源發電資源,還是生產藍色氫氣所需的碳捕獲和存儲技術,都沒有在規模上得到證明,能夠與柴油、汽油或充電相競爭的油品零售價提供低碳氫。
報告指出:“開發工作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需要大量投資。”
燃料電池汽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但目前它們的購買成本和操作成本都很高,而且氫燃料和加氫基礎設施也沒有廣泛支持它們。
報告稱,盡管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目前擁有續航優勢,但持續等待一個可行的商業部署點意味著快速改進的電池動力系統正在侵蝕這一優勢 。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和低成本低碳氫燃料問世的時間越長,燃料電池汽車的長期細分市場將繼續縮小。明年對燃料電池汽車來說可能是艱難的一年,因為全球天然氣漲價導致了灰色氫氣的價格升高。